鍋爐在工業生產中廣泛應用,尤其是在電力、化工、冶金、供熱等領域。鍋爐在長期的使用過程中,鍋爐水中溶解的鈣、鎂離子等礦物質會在鍋爐內部加熱表面形成水垢,影響鍋爐的熱交換效率,增加能耗,甚至導致鍋爐的安全隱患。因此,鍋爐水處理成為了保障鍋爐高效運行的重要措施之一,其中鍋爐除垢和阻垢劑的使用則是關鍵的一環。

鍋爐水垢的危害:
1.降低熱效率:水垢具有很強的熱阻作用,會使鍋爐加熱表面溫度不均勻,從而降低熱交換效率,增加能耗。
2.增加鍋爐腐蝕:水垢本身與鍋爐水中的溶解氣體發生反應,形成腐蝕性物質,可能加劇鍋爐設備的腐蝕損壞。
3.過熱與熔化:隨著水垢的積累,鍋爐內部溫度分布不均,局部區域可能因過熱而造成金屬損壞,甚至出現局部熔化現象。
4.安全隱患:水垢的積累可能導致鍋爐熱交換系統的堵塞,造成蒸汽壓力過高或鍋爐超溫,增加事故發生的風險。
1.選擇依據:
-水質特點:不同的水質成分會影響選擇的除垢阻垢劑類型。例如,硬水中鈣、鎂離子含量較高時,使用阻垢劑能夠抑制其沉淀形成水垢;而對于已經形成水垢的鍋爐,則需要選擇除垢劑進行清洗。
-鍋爐類型與材質:鍋爐的材質、設計溫度、工作壓力等因素也需要考慮。例如,高溫高壓鍋爐需要選擇耐高溫腐蝕的除垢劑或阻垢劑。
-環保與安全:在選擇除垢阻垢劑時,應優先選擇低毒、低腐蝕性的產品,盡量避免對環境和人員造成危害。
2.使用方法:
-阻垢劑的投加:阻垢劑通常需要根據水質的硬度、溫度和鍋爐的工作狀態來合理投加。一般情況下,阻垢劑可以通過自動化投加系統進行定量投加,保持水質的穩定。
-除垢劑的清洗:除垢劑使用時需要根據水垢的沉積情況來選擇清洗周期。清洗過程中,通常會選擇停爐進行酸洗或使用機械清洗設備配合化學除垢劑。
3.注意事項:
-在使用酸性除垢劑時,務必佩戴防護設備,避免酸液接觸皮膚。
-清洗時要沖洗,以避免殘留的化學物質影響鍋爐的正常使用。
-在投加阻垢劑時,要確保劑量合適,過量或不足都會影響效果。